6月29日,网络空间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论证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会议室举行,陕西省教育厅科技处副处长秦天红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大学、华为等5位国内网络安全专家出席会议开展讨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4家协同单位代表、科学研究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计划财务处相关负责人参加论证会。会议由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执行院长、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晖主持。
会上,秦天红强调协同创新中心在设计过程中,要瞄准国家亟需,聚焦国家网络安全重大需求,布局重大研究课题,定位学科前沿,夯实目标任务;在建设过程中,要突出协同单位各自的优势,创新机制体制,着力加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建立成果绩效评价共享机制,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她希望通过此次论证会,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做出有益的探索。
李晖从中心建设的方向选取、总体思路、机制体制改革、资源整合和未来计划等方面对网络空间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
专家组一致认为,网络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保障措施具体,具备可操作性,对促进学院应用技术能力提升,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学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据悉,协同中心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牵头、通过联合空军工程大学、武警工程大学、国家授时中心以及航空工业计算所在网络安全领域的优势力量,围绕三校二所,形成我国信息安全研究领域的战略高地。西电负责中心组建、制度设计、核心技术组织、科研平台建设、研发能力构筑和人才培养。空工大、国家授时中心以及武警工程大学参与中心制度设计、核心技术研发、科技平台共建以及核心人才培养等任务。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参与中心制度设计、核心技术研发、科技平台共建、科研成果的具体实施、产业需求的整理与反馈等任务。
目前中心实行基于“投入+贡献”的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实施“固定+流动”的人才聘用模式,打破了人才和资源单位属性的束缚;通过实施以创新质量与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实行“保障+岗位+绩效+贡献”相结合多元分配机制等激励措施。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实现高校与企业在统一目标下创新要素的有效汇聚和整合,初步成为我国信息安全新理论、新方法、新体制的创新研究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